公告显示,绿色等级区域。
在产品研发阶段,中广核新能源与合作单位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产品验证等各个环节深度探讨,针对产品应用环境要求,对行业先进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中广核新能源与中国电建西北院通过对项目设计方案优化迭代及施工技术的协同创新,形成了近浅海海上光伏项目施工的成套工艺体系,配套研发并建造了全国首台套海上光伏智能高效打桩装备电建海装001号。
该项目通过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创新等经验积累,为全国同类型其他海上光伏项目提供了实际可应用的开发建设、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可复制和可推广价值。项目建成后,在运行期25年内预计年平均发电量为6.9亿千瓦时,等效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2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2万吨,持续助力招远市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打造区域领先的绿色能源名城。该项目位于招远市北部莱州湾海域,总规划面积约6.44平方公里,由121个光伏子阵组成。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也是山东省首批竞配的十个海上光伏项目场址中水深最深、建设难度最大、开发条件最复杂的场址,场址区水深约8.5至11米中广核新能源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光明在开工仪式上表示,中广核高度重视山东省海上光伏建设,倾力配置资金、技术与科技研发资源,率先实现中广核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开工建设。
该项目所用光伏组件是中广核联合合作产业链共同研发的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海洋特殊环境的双面双玻高效单晶异质结组件。该项目通过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创新等经验积累,为全国同类型其他海上光伏项目提供了实际可应用的开发建设、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可复制和可推广价值。意见称,加大公交停车场站、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站、飞机场、高铁站等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改造。
2022年1月4日,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其中的主要任务包括助力智能光伏交通在内的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光伏+交通等融合发展项目推广应用,推动交通领域光伏电站及充电桩示范建设。但该类约定的效力如何,目前尚未查询到类似案件的司法实践案例或观点,但从该模式的整体安排和合同目的来看,也无法完全排除超过二十年租赁期限部分被认定无效的风险。2.光伏项目用地合规问题高速公路边坡光伏、隧道隔离带、服务区、收费站、停车场等用地,基本都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光伏项目的用地合规风险相对较小。通知中提到,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创新实施光伏+农业、工业、商业、校园、社区、交通等分布式光伏+工程, 有效提高用户侧光电应用比例。
由此,光伏+交通也构成了当下光伏应用的典型场景。其中针对租赁形式取得的屋顶使用权存在以下合规风险:(1)屋顶租赁合同期限超过20年部分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
2、安徽2024年3月18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无岳高速等9个项目路域新能源配套设施变更设计的批复》,原则同意安徽交控集团对无岳高速等9个高速公路项目新增光伏发电系统及充电桩等路域新能源配套设施的申请。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在路灯、光伏航标灯、交通信号灯、交通警示灯、交通标志灯、交通指示牌等交通设施领域推动光伏应用,打造绿色智慧交通。(2)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瑕疵致使合同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第二条:出租人就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与承租人订立的租赁合同无效。
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网优化提升行动。通知还提出,推进实施光伏+示范工程,通知列出光伏+地铁工程、光伏+铁路工程、光伏+机场工程、光伏+公交工程、光伏+港口工程、光伏+道路工程、光伏+高速工程、光伏+停车工程、光伏+其他工程;并明确了打造8光伏+典型应用场景。新建(改建)大型停车场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原则上全部安装光伏发电设施。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5.是否需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的问题光伏+高速公路项目的装机容量一般都偏小,是否需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依照项目的装机容量确定,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优化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在项目装机容量6MW(不含)以下的光伏+高速公路项目,原则上不需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具体来看,上海至武汉国家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光伏装机容量8.42MW;阜阳至淮滨高速公路安徽段光伏装机容量6.0MW;G40沪陕高速公路滁州支线光伏装机容量4.86MW,滁州至天长高速公路光伏装机容量7.85MW,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及接线光伏装机容量3.67MW,G4211宁芜高速公路皖苏界至芜湖枢纽段光伏装机容量10.9MW,京台高速公路方兴大道至马堰段改扩建光伏装机容量6.5MW,芜湖至黄山高速公路安徽段光伏装机容量15.75MW,G40沪陕高速公路合肥至大顾店段改扩建光伏装机容量27.75MW。
2022年3月,宁波城乡住建局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在车站、机场、港口码头的屋顶建设光伏设施,倡导低碳出行理念。
实践中高速公路也的确经常存在先开建、后办证的情况,若因住建局作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行为被认定违法的,则将影响到屋顶光伏项目中租赁合同关系的效力,产生合同履约风险。到2025年,四川将初步建成高速公路清洁能源供给体系,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20兆瓦,年发电量超15万兆瓦时,减少碳排放量超10万吨,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项目日间发电量与其沿线隧道、服务区日间用电量平衡。新建装机容量300MW,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接入方案接入高速公路就近用电线路。据介绍,该项目覆盖全省范围内,拟利用山西省高速公路范围内闲置屋顶及地面(建筑、构筑物屋顶、互通枢纽、边坡、隧道隔离带、服务区、收费站、治超站等闲置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及其配套储能充电桩设施。因此,对于已进入运营期的高速公路项目,需要注意与光伏项目的运营期匹配问题,避免出现因期限错配产生的履约风险。根据笔者查询浙江、江苏省类似项目备案情况,浙江的较多地区鼓励车棚顶和屋顶光伏连片开发,光伏投资商可以一并申请备案,江苏省出台的分布式光伏的管理相关的规定和部分城市的实践情况则明确对于多个地址开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可以合并整体备案。
同时也可积极倡议国家尽快出台统一的高速公路光伏项目的技术规范和标准。2022年2月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的通知》,提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公路沿线、服务区等区域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
日,《四川省高速公路绿电自给工程建设规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提出在全省打造36条光伏高速公路,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高速公路绿电自给能源供给系统。在中坝收费站附近,一块弃土场被改造成一个光储点,种下数排太阳能电池板,它们可迎着太阳自动调节跟踪光源;在攀枝花南服务区,光储智慧车棚上装满了太阳能电池板,阳光转化的电能流向棚内的充电桩 在攀大高速公路上率先试点的全国首个交通全场景友好型分布式光储项目。
具体到每一辆电动重卡,按日均行驶360公里、年运营300天计算,5年运营期内可比燃油重卡节省50万元以上,综合考虑车辆购置成本、能源成本、维保成本等,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燃油重卡低25万元以上。36条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攀西经济区以及成都平原经济区以南、川南经济区以南、川东北经济区以北。
这些区域的年日照数高于1000小时,在当前光伏组件价格下,建设分布式光伏设施具备一定经济效益。41公里的攀大高速(四川境)沿线分布若干光储点,一片片太阳能(5.490, 0.00, 0.00%)电池板吸收着太阳能,并转化为绿电,为高速公路运行提供能源供给。《规划》还提出,在布设分布式光伏设施的同时,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20%的比例同步配建储能系统。燃油重型卡车油耗高、碳排放量大,是交通减碳的重点,但要推进重卡油转电,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换车成本高,而运行成本未知,车企或车主积极性不高;二是重卡的耗能量远远大于小型新能源车,补给焦虑更大,对补电效率要求更高。
建设覆盖更广的充电设施,是为了推动新能源车辆的广泛应用。预计满负荷运行后,这条电走廊全年耗电量3600万度,相较传统燃油重卡,可减少碳排放1.512万吨,减少耗油量648万升,降低物流成本超30%。
还有诸多技术难题需攻克。停车场一隅,特意辟出充电区,充电设备多样,快充、超充都有。
与以前开着燃油货车到处跑不同,现在他有一条固定的行车路线:往返于重庆果园港成都龙泉公路物流中心,行经成渝高速公路,总里程410公里,其间换电2至3次,沿线共有6座充换电站,每次换电不超过5分钟。绿色用电广泛建设充电桩,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阳春三月,通行国道318线的自驾游客又多了起来。
投运初期,预计可实现年平均发电量285万度、节约标准煤约940吨,运行实际发电效果超出预期,自发自用外还有六成左右余电返还给了电网。绿色运输推动货车油转电,打造低碳、零碳运输路线最近几个月,货车司机肖师傅开上了新能源重型卡车。蜀道高速集团攀宁攀大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攀大高速利用红线范围内各类闲置资产,如道路边坡、建筑屋顶、隧道隔离带等,建设分布式光伏设施,并于2022年8月并网运行。沿江高速会东南服务区分布式光伏。
接下来,要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全覆盖。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电动四川交通运输领域实施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加快既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建设,在建及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投运,每个服务区建有快充桩或预留安装条件的车位原则上不低于小型客车停车位的10%。
年初,交通运输领域的电动四川实施方案也已下发,为未来两年绿色低碳发展给出施工图。高速公路是耗能大户,通过绿电自给工程,实现了由单纯用能向自发自用转变。
绿色行动,将给四川交通带来哪些变化?绿色发电交通+光伏,让高速公路实现绿电自给什么是绿电自给?全国首个交通全场景友好型分布式光储项目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试点提供了应用示范。上述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年日照时数高于1000小时的区域内规划高速公路里程近万公里,约占全省规划总里程的50%。